浙江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再传捷报!记者从今天(8月3日)在杭州举行的2009浙江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论坛暨证明商标管理运用推进会议上获悉,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已有证明商标总量达80件,是2004年的3.5倍,继续领先全国。由于证明商标的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较好的体现,产品价格上升较快,带动农民进一步增收致富,安吉县依靠白茶产业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近20%,哪怕金融危机再严峻,依靠品牌致富的浙江农民日子照样越过越好。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证明商标的运用,浙江省工商部门下半年将把工作重点从创牌转移到证明商标的有效使用上来,坚持培育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和培育特色产业一起抓,对证明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的,给予倾斜政策,对符合条件申报驰名商标的,将特事特办,及时上报争取;同时,切实加强证明商标的重点保护,并及早到国际相关国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实现国际、国内的双重保护。
证明商标为农民增产增收、名扬全国
近年来,浙江省工商局始终把推广应用证明商标工作作为工商机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农村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工商机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工作来抓,坚持不懈,成效显著。通过几年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的大力宣传发动与推广应用,证明商标的功能、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接受、所运用。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了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的证明商标工作机制,为全面深化证明商标助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证明商标注册也获得了巨大的丰收。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而且在质量上获得重大突破。为证明商标区域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农产品著名商标324件、涉农驰名商标12件,证明商标总量达80件,是2004年的3.5倍。还有30多件证明商标正在国家商标局申请和核准之中,继续领先全国。尤其是龙井茶、金华火腿、龙泉青瓷、东阳木雕等多年悬而未决的千年历史品牌获得成功注册。龙泉宝剑、善琏湖笔经过积极努力,也基本上获得初审通过。
由于证明商标的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较好的体现,产品价格上升较多。楚门文旦用上证明商标后,每公斤售价比一般文旦价格高出了3—4元/斤,2008年全县销售文旦2.058万吨,增加值达1亿多元。余姚瀑布仙茗从1999年每斤50元,上升到现在的800多元,精品茶达每斤1200多元,茶农的年收入从证明商标使用前的3万元,增至现在的5万多元。
2007年 “磐安云峰”证明商标获准注册后,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茶叶中心品牌。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当地充分发挥“磐安云峰”的茶文化、自然品质、证明商标品牌三大优势,全县上下形成了“磐安云峰”是全县茶叶中心品牌的浓厚氛围,“磐安云峰”在相关领导和专业层面、在消费者当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带动了磐安云峰茶的生产、经营,特级磐安云峰茶茶青收购价维持在100-160元/kg,特级磐安云峰茶的销售价1600元/kg,比2007年翻了一番,茶农收入由2007年的人均1600元,增加到2008年的人均1900元,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
临海蜜桔证明商标2002年正式注册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全市柑桔种植种植从15万亩增加到20万亩,年产量从12万吨提高到30万亩,优质果产地价从1.6元/公斤提高到5-8元/公斤,市场销售价达到10-12元/公斤,精品果最高价达以50元/公斤。而在2008年出现全国性柑桔销售难的大背景下,临海市的柑桔销售形势在“临海蜜桔”品牌效应的带动下,不但优质果保持优质高价,而且销售顺畅,是全省柑桔主产区中销售情况最好的县,品牌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行业协会致力于品牌助农、品牌兴农、品牌富农,2001年,径山茶行业协会在杭州市工商局余杭分局的支持下,积极申请注册“径山茶”证明商标,于2003年2月14日核准注册。经过六年来的成功运作,“径山茶”证明商标已成为余杭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目前,径山茶生产骨干企业有46家,其中5家单位被认定为余杭区农业龙头企业,2家单位被认定为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了13家径山茶生产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855户,带动基地2.2万亩。如余杭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联结农户70户,已形成2330亩茶叶生产基地,今年产量达到50吨,产值达到1200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75%和92%,实现农户户均收入17万元,纯收入5万元。证明商标不仅做大做强了径山茶产业,而且促进余杭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四月的余杭径山成了春天茶会的代名词,热热闹闹近一个月的中国杭州西湖茶文化博览会闭幕式暨中国茶圣节选择在径山举行,径山、径山寺、径山茶、径山茶宴、径山茶艺、径山茶会增加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余杭农业、旅游部门,因势利导,推出了一批茶、佛为中心内涵的旅游产业,如茶文化游,茶旅游休闲观光游,使径山茶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休闲观光20个点,年收入2亿元。
绍兴黄酒2003年被浙江省工商局认定为省著名商标、2006年获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2007年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还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证明商标法的推广运用,绍兴黄酒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15家绍兴黄酒生产企业各项指标比去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全市黄酒产量已达45.35万吨,销售35.66亿元,比去年增长6%,利税4.4亿,比2000年(证明商标注册前)分别增长110%、142%、50%。
台州市工商局按照“政府主导、工商主演、部门配合、行业自律、农民受益”的工作思路,立足工商职能,把深入推广运用证明商标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批名声响、产品优、效益高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声大振、远销国内外。截止2009年6月底,该市已有农副产品商标510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个,占全省证明商标总量的20%。工商部门在积极帮助农产品证明商标所有人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上,引导商标所有人开展驰(著)名商标的创立,“楚门文旦”、“临海蜜桔”已认定为驰名商标,“临海蟠毫”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仙居杨梅”、“三门青蟹”也于今年上报省著名商标。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特色农产品的价格也得到了不断提高。2008年,临海蜜桔最高售价40元/公斤,一般的也有12元/公斤。临海蟠毫最高售价达到3000元/公斤,给使用证明商标的桔农和茶农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建立“公司+农户+商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品牌扩张,从而以品牌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部分农产品证明商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楚门文旦”于去年获批“出口基地”后,年产量的10%出口到了荷兰、意大利、加拿大三国。该证明商标管理机构相继在主要出口国及东盟一些国家申请国际注册。“仙居杨梅”等管理机构纷纷在香港、台湾及美国等产品出口地区和国家进行商标注册。
安吉白茶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2008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证明商标的驰名商标。最近,安吉白茶又荣膺了浙江省第二届十大名茶称号,现已成为安吉农业一个特色支柱产业,农民致富的重要聚道;成为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安吉模式的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已达9.35万亩,种植户5800户,茶叶加工企业350家,年产量800吨,产值7.8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达20万人。2008年安吉白茶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875元,增收比重占据了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近20%。
今年两会期间,安吉白茶、三门青蟹、临海蜜桔、余姚榨菜、楚门文旦的典型案例,被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国新闻社编选入《恰逢春风好扬帆》两会特刊,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向代表汇报,获得一致认可。
全国领先源于完善的推广应用体系
浙江省的证明商标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次农产品品牌建设论坛上,各地区充分交流了各自推广应用证明商标的先进经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浙江之所以在该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主要原因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证明商标持有人的超脱性和使用人的开放性及区域范围的特定性,决定了证明商标的推广应用必须严格坚持依法管理、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浙江省许多地方的证明商标工作之所以做得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并严格实施了一套比较完善、严谨和管用的管理制度,各地按照商标法要求普遍都建立《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包装物管理办法》、《证明商标专用标志使用管理规则》、《证明商标许可使用规定》、《行业自律公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实施了严格的统一品牌宣传、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标示、统一基地认证、统一许可使用、统一行业监管等“六统一”规范化管理。有的在品牌管理上进一步细化,实施品牌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扶持、统一运作。
严格地理标志产品品质是根本。特定品质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生命线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基本特征,品质也可以说是地理标志产品的最好品牌广告。如果离开地理标志的区域性和特定品质,证明商标的推广应用和保护就无从谈起。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品品质的管理是证明商标管理的工作成败的核心问题。管理工作到位的管理机构都坚持抓住品质管理这个证明商标工作牛鼻子,制定严格的产品品质管理制度。许多管理机构在品质管理上都有各自切实管用的新招数。如:余姚瀑布仙茗实施的实地质量巡回检查、专家评审、严把准入关和质量保证金制度等也很管用。象仙居杨梅积极探索杨梅种植技术和管理规范,科学制订了严格执行产品标准。
管好用好包装物是重要环节。证明商标的标识是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的外观表现,是提供给消费者真假识别的标志物,也是管理机构控制使用的重要手段。因此,管理机构必须牢牢掌握包装物印制、使用和管理的控制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放证明商标标识。滥用证明商标标识就是自毁品牌、自绝后路。安吉白茶、余杭径山茶等证明商标工作做得好的单位都把包装物的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印发、统一管理,实行预订制,提前印制,数量控制、按实际茶园面积发放,使包装物中每个环节全部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宁少不滥。
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方法是源泉。地理标志产品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地理标产品的特点不同,深化证明商标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不同产品,因时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江山绿牡丹采取“名茶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茶农”的组织管理模式,以绿牡丹为主导的品牌运作模式,以“江山绿牡丹”系列标准等质量管理模式,以财政奖励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导向模式,证明商标推广应用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又如径山茶为确保茶叶质量,创新生产基本管理模式,对径山茶生产基地进行统一立牌认证管理。再如新昌大佛龙井对不同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实行了不同的分类管理。
加强证明商标保护是核心。将地理标志产品注册证明商标根本目的是对历史品牌实施法律保护,只有进行有效的保护,传统品牌才能传承发展、提升,才能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所以证明商标推广运用到一定的阶段后,必须把证明商标的保护提高到议事日程,才能维护好地理标志产品的信誉和生产者的利益。绍兴黄酒协会十分重视绍兴黄酒证明商标的保护,他们在当地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严肃查处内外假冒行为,收到明显效果。玉环楚门文旦每年在上市季节都开展气势浩大的打假活动,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
下半年将重点培育区域品牌和特色产业
证明商标不是荣誉,注册下来不用,就是资源浪费。省工商有关负责人在全省证明商标管理运用推进会议上指出,下半年工商部门将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证明商标的有效使用上来。对新注册和已经注册还没有启动使用的,所在地工商机关将列入重点突破工作计划,督促管理机构尽快使用起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规范。
特色产业是证明商标的推广应用的土壤,证明商标则是特色产业发展有力的助推器,只有产业与品牌互动发展,才能提升区域品牌,促进农业产业经济振兴。下半年工商部门将坚持培育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和培育特色产业一起抓,让两者互促共进,既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的的区域品牌,又要促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积极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要争取制订国标、地标、企标来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化水平。
在特色产业培育方向上,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挥、支持订单农业发展,支持经纪人发展与加强区域品牌培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特殊农产品的生态化,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产业经济、区域品牌经济的更快发展。积极借鉴日用品的品牌运作和营销方式,引进现代物流生态,探索设立农产品品牌产品专卖店、进超市经营,发展配送销售,构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现代营销和品牌管理方式,扩大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影响力。
此外,工商部门还将积极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证明商标申报认定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对证明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的,工商部门将给予倾斜政策,做好扶持;对符合条件申报驰名商标的,省工商局将特事特办,及时上报。同时,工商部门会继续加强证明商标的重点保护,防止证明商标无常滥用主动残杀,严厉查处假冒证明商标的违法行为,维护好证明商标品牌的良好声誉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秩序。有条件的证明商标,工商部门还将帮助其及早到国际相关国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实现国际、国内的双重保护。(吕律)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