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铁观音”、“大红袍”两大巨头领跑,身边有“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等强者环伺,在福建茶业版图内,“天山绿茶”如何才能赢得一席之地?这是宁德市蕉城区近十年来,历届领导班子与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与关注的问题。
“‘天山绿茶’自唐宋以来,一直就贵为贡茶。号称福建‘三绿’之首。”宁德市蕉城区茶业管理局局长郑康麟说,“天山绿茶”系列产品曾80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名茶金奖,产品远销京、津、沪及江浙一带。
然而,在特殊的历史环境,后知后觉的市场意识,让“天山绿茶”一度沦为地方性品牌。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发力重塑“天山绿茶”品牌,掀开了一场奋起直追的旅程。
六重六轻
香味独珍也沉沦
宁德市蕉城区,人们眼中海鲜遍布的滨海县城,出人意料的是,它还享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曾连续四次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历史上的蕉城区,自古便是产茶重镇。其县志记载,该地“境内山势雄伟、溪涧纵横、坡谷延绵,属微域小气候,极利于茶树涵养营养成分,茶叶品质因‘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色而久负盛名。”
时至今日,说起“天山绿茶”,业界依然名声响亮。2003年,在“天山绿茶”荣获全国名茶二十周年之际,中国茶业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就曾欣然为之题词:“天山绿茶,香味独珍”。
然而,在业界广受好评的“天山绿茶”却一度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早些年的时候,大红袍、铁观音等茶叶卖到几千块钱一斤,天山绿茶只能卖四五十块钱一斤。”宁德市知名茶人、赤溪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傅佛华说。
#p#副标题#e#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过去‘天山绿茶’产业化生产程度不高。重行政命令,轻市场指导;重生产、轻营销;重商标,轻宣传;重单一品种,轻产品多样化;重零散生产,轻规模发展;重茶产业发展,轻文化氛围营造。”郑康麟说,在其他茶叶品牌快速崛起的时候,天山绿茶却因为这“六重六轻”错过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天山绿茶独有风味。但是上世纪80年代,茉莉花茶曾经非常流行,因为制作花茶和制作绿茶的茶叶品种不同,一些茶农为了赚钱,将茶树品种换掉了。”傅佛华说,这也导致了绿茶品质下降,伤害了“天山绿茶”的品牌。
换品种抓生态
重塑品牌再出发
“天山绿茶”不仅是宁德市蕉城区的一张名片,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大倚仗。“天山绿茶”沉沦,显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局面。
“‘天山绿茶’要重新崛起,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扶持。”郑康麟表示。
“茶是平安茶。国泰民安人们才会有闲情品茶。现在是发展茶叶最好的时期。你看现在家家户户,谁家里没有一套茶具?”在傅佛华看来,蕉城区重塑“天山绿茶”品牌,显然是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打造品牌,先从质量抓起。品种改良和生态茶园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天山绿茶’香味独特,在于品种特殊,生长周期与别的茶叶不一样。”傅佛华认为,必须改良提升茶树品种。
这一观点,得到了郑康麟的认同。“一方面我们抓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组织茶技人员到人迹罕至的深山里面寻找老茶树,通过无性繁殖,维护‘天山绿茶’的纯粹性。”郑康麟说。
据统计,2004至2012年,该区每年用于新优茶树品种种植、及品牌建设的补助资金连年高涨,从最初的80万元飙升至500万元。
#p#副标题#e#
“在区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蕉城茶园面积从2004年的5.7万亩发展的现在的13.1万亩,新品种茶园从无到现在的5.5万亩。先后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园、福建省天山绿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金观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高标准茶园示范区等五个全国、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郑康麟说。
与此同时,该区先后出台《蕉城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方案》、《发展茶产业的十条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并逐年增加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生态茶园开发、贷款贴息、清洁化厂房建设、品牌建设等工作,为茶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在,我们还在进一步加大推广茶叶‘五新’技术,把标准化生产与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特色天山名优茶系列产品,加强各类茶叶科技创新培训,促进茶叶精深加工,突出产业重点,强力打造‘天山绿茶’公共品牌。”郑康麟说,一系列努力下,全区茶叶产值从2004年的1.32亿元到现在的6.6亿元(不含加工产值),23万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从574元提高到2869元,占当年茶农家庭经营性收入的60%。
编后:近年来,在培育茶叶地域公共品牌上,我省各级茶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智力,强力打造提升公共品牌。茶叶公共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有力促进了茶产业的迅速壮大,为茶农增收、企业快速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例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都因其知名度的提升,迅速带动培育了一大批茶叶企业发展,茶农增收,迅速壮大了当地茶产业。
应该说,当前蕉城区在“天山绿茶”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如何在品牌建设中发动和利用协会、龙头企业的力量,如何形成政府、协会、龙头企业、茶农之间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相信如果各方能各自发挥特长,将会使“天山绿茶”品牌的建设和管理更加顺畅。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