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内地,我们的合资关系也将逐渐过渡至最终在今年终止。”本报日前报道了《雀巢可口可乐“婚变”波及内地》的消息,昨日雀巢国际集团总部媒体负责人Chris Hogg对本报独家确认了有关消息。
Chris Hogg告诉本报,内地的合资关系将在2012年内终止。“在全球的部分市场,合资关系的变更是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批的,但是中国内地应该不需要对此进行审批。”
据悉,在亚洲其他大型市场例如印度,BPW的合资关系也告“婚变”,主要是由于“冰爽茶”在当地仍然是小众产品,消费量并不高。
Chris Hogg对本报说,合资关系的终止并不意味着现有合资公司任何产品将逐渐退市。然而“分家”背后,两家食品巨头还有些“家当”等待厘清,其中可口可乐近年主打的茶饮料“原叶”最有可能在商标归属上引发状况。
对此,Chris Hogg表示:“当在中国内地合资安排结束后,所有雀巢的品牌都得归还给雀巢公司。”“到底哪些品牌如何划分和归还现在还没有说法。”昨日,可口可乐在华联系人对本报说。
记者获悉,雀巢有限公司在2007年12月注册了“雀巢原叶”,专用权期限到2020年3月;可口可乐公司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注册了“原叶”。
全球合资协议突告收缩 多款饮料将重划归属 “强强联合”最终走向全球性收缩
饮料格局在春节前又传来大变动。昨日,本报从雀巢获得的一份来自国际总部的通报中了解到,双方已在本月6日同意将在全球范围内对半合资的即饮茶合资公司-全球饮料伙伴公司(BPW)业务范围缩小到欧洲和加拿大地理范围。这意味着,为内地消费者熟悉的雀巢冰爽茶、可口可乐原叶茶等都将跟随这一纸协议的改写而陷入到一场品牌授权的变动中去。
超市:合资产品仍在大规模促销
昨日,记者在广州多家超市都看到两家公司授权生产的茶饮料。在西门口Tesco,可口可乐的冰柜在显著位置仍然摆放着茉莉花茶。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这些饮料包括了“雀巢冰爽茶”、“雀巢茶品”、“雀巢原叶茶”等,每个品类下又衍生出两三种口味。
记者拿起一瓶饮料看到瓶标上明确表示,“NESTEA”和“雀巢冰爽茶”是瑞士雀巢产品有限公司的商标,由可口可乐公司和雀巢公司合资企业授权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东莞)有限公司出品。而可口可乐又委托包括宏全食品包装(清新)有限公司、宁波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和南京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装瓶。
这些茶饮料不少在促销。原价2.5元一瓶的480毫升雀巢茶品促销价2.2元,450毫升立顿原味红茶和500毫升娃哈哈的冰红茶在促销,降价幅度是0.2~0.3元/瓶。
雀巢:和可口可乐“婚姻”年底终止
然而在市场激烈大战背后,双方的态度正发生变化。雀巢通报说,除了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可口可乐和雀巢将就雀巢冰爽茶品牌签署许可协议外,在其他地区,合资关系将最终于2012年12月底终止,而这将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外,目前雀巢公司给可口可乐美国公司的雀巢冰爽茶授权将于2012年底终止。
“以后冰爽茶品牌归属雀巢。”昨日,雀巢在华联系人对本报说。本报从可口可乐获悉,“原叶”茶是双方合作研发出来的产品,将来的计划尚需研究和部署。
记者了解到,雀巢和可口可乐的合作过程相当反复。BPW在2001年成立,在此之前,雀巢与可口可乐公司已通过一家名为CCNR的合资公司合作达十年之久。然而在2006年,雀巢又表示双方成立的BPW需要进行业务缩减,重申“合作双方相信合资公司在其全领域内加强对红茶饮料的定焦”。
然而,这次分手并没有成功。雀巢冰爽茶最终不但没有退出合作,而且可口可乐还在2008年时对本报明确指出在“NESTEA”这一母品牌下增设子品牌“原叶”茶,专攻中国主流茶即绿茶和冰红茶。
“同床异梦”此情难再
记者了解到,BPW负责研发和制订策略,可口可乐负责在华生产和销售。为何一场曾被普遍看好的“强强联合”最终还是走向全球性收缩?
早在2001年,双方合资初衷是要推“健康”为定位的饮品。按照当时雀巢高层的说法,双方的合作希望“可以刺激这类饮料市场快速增长”。作为BPW合作内容,雀巢注入了冰爽茶、咖啡等,可口可乐方面则“贡献”了天与地、阳光茶饮料。
雀巢近年想“单飞”
然而雀巢近年“单飞”意味浓。自2008年底起雀巢把即饮咖啡从可口可乐的销售渠道中剥离,和自己的速溶咖啡一起销售,抽出了BPW合作的关键牌。雀巢去年收购银鹭集团后,也获得咖啡饮料的生产基地。“全球市场太大了,饮料竞争也很激烈。在部分市场单飞起码可以提升效率。”一位饮料分析师告诉本报。
事实上,雀巢冰爽茶的份额在华已出现停滞。据市场调研公司欧睿统计,“雀巢冰爽茶”、“雀巢茶品”占有率从2008年起(2.3%)以每年0.2%的速度下降,2010仅为1.9%。而可口可乐主打的“原叶”则达到2.8%。
记者了解到,目前百事可乐和立顿也透过“百事立顿国际合资企业”生产茶饮料。截至发稿时,记者未收到这一联盟会否变动的消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