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ST三联复牌有望 国美许诺疑为地产借壳铺路

ST三联复牌有望 国美许诺疑为地产借壳铺路

    发布时间:2011-07-11

有些人总能成为焦点,即使他不在现场,比如曾有中国首富之称的黄光裕,再比如他手里的国美系。

不出意料,国美反击了。

刚刚在“三联”商标一案中败诉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电器”)7月6日晚发布公告称对‘三联’商标一案将提起上诉。同时公布了国美对*ST三联的重组方案。

这就预示着在*ST三联恢复上市的前提下,国美将注入旗下相关资产或者卖壳。

三联商社是黄光裕没有来得及解决完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留给了杜鹃,站在分叉路口国美将如何选择?

7月7日国美众多高层集团静默,不对外公布任何消息及言辞,对于国美来说此举少见。

国美重组方式其实只有一个

因在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ST三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依然亏损,于2010年5月25日起被暂停上市。而随着此次公布上诉及重组公告,*ST三联将有望复牌。

2008年7月在经历了5次股权拍卖后,国美成为*ST三联大股东。2009年年初,国美对*ST三联改组之后,一系列的商标纠纷、店面纠纷、财务纠纷层出不穷。

为此,*ST三联将三联集团告上法庭要求索回“三联”的商标权。

长达两年未果的“三联”商标权之争在今年6月23日有了结果。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ST三联败诉,三联集团胜诉。

这个结果对于国美来说并不意外。

7月6日晚,*ST商联则公告称,济南中院的一审判决不会对其有“重大不利影响”:

其一,*ST三联依靠的是其自身经营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而“三联”商标对其经营贡献有限;其二,*ST三联提起诉讼是为了排除经营干扰,维护公司利益;其三,三联集团对其反诉行为亦不会导致未来*ST三联的名称变更;其四,国美电器做出未来将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承诺。

“对于现在的国美来说,与张继升再继续纠缠下去只会麻烦不断。”有业内人士评价。

国美电器还承诺将采取符合法定的方式对*ST三联进行资产重组。国美电器列举了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国美电器(或其关联方)与*ST三联进行吸收合并;第二种方式为*ST三联与国美电器(或其关联方)或其他第三方进行资产置换等方式将原有业务剥离,建立新的主营业部;第三种方式为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

“虽然国美说了三种方式,但实际上对于国美来说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资产注入吸收合并,实际上在我看来‘三联’商标并没那么重要,三联商社现在的价值还在他的壳资源上面,最值钱的还是这个壳。”多家跨国家电企业中国顾问罗清启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国美许诺意为地产借壳铺路?

首富留下的资产,似乎是一把“烫人”的交椅,*ST三联如何处置让杜鹃也是焦头烂额。

公告显示,为彻底解决与*ST三联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国美电器于6月28日作出承诺,称将在*ST三联恢复上市之日起五年之内,选择合适时机,彻底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国美将采取但不限于吸收合并、资产置换的方式对*ST三联展开资产重组活动。

“这个承诺很有意思,摆在眼前的就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同业竞争,首先国美肯定不会变,那么问题就简单的多,要想解决同业竞争只有两种形式;第一,改变三联商社目前的营业状态就好比枕头套不变换了枕芯;第二,三联商社还是经营家电连锁但是跟国美卖的东西不一样,但这个很难,所以答案显而易见。”罗清启表达自己的看法。

那么国美会把三联商社换成什么样的‘枕芯’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曾想借壳中关村未果的国美系地产。

自2008年10月传黄光裕因经济犯罪遭查后,其旗下的鹏润地产一直没有什么太大“作为”。

1999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约50亿元,鹏润投资下属企业包括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

公开资料可查的是2008年鹏润在拟借壳中关村(000931)上市的招股书上披露资料,公司土储面积达一万七千公亩。庞大的土地储备,让鹏润甚至超越碧桂园(2007)及恒大(3333)。

2008年5,黄光裕希望借壳中关村,让鹏润地产作价180亿元登陆A股。但最终,这个方案在中关村董事会遭到反对等一系列原因,黄光裕重组中关村的愿望被无限期搁置,鹏润亦元气大伤。

“国美系地产实际上并没有借壳中关村成功,当时因为一些原因此事就此搁浅了,鹏润地产等目前还是‘独立’的个体。”中关村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而今国美承诺解决同业竞争的情况下对*ST三联重组,似乎让人对国美系地产借壳三联商社一事有了遐想,黄光裕遗留下来的“心病”,杜鹃或将解决。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