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的折扣力度向来非常给力,所以很多消费者都选择在此期间集中采购建材、家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消费者会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家居产品的外观、材质、价格上,实际上,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和保障自己的利益,您还需要在合同等细节上多加留意。本报记者搜集了从采购到收货的一些保障细节,争取让您实现购物全程无忧。
售前阶段
看清标签和认证文件
在下订单之前,消费者拥有最大的主动权。在这个阶段,您最好能够全面了解购买的家居产品,将可能出现的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京华提示
1.查看产品标签。正规卖场的产品标签上通常会对产品的材质、产地等有明确的标示,选购产品前看说明可帮助您了解产品情况,并可对标签拍照存档。
2.查看产品环保认证和质检报告。家居产品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有相关的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负责任的品牌通常会进行质量检测。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可以向商家索取质检报告来求证。此外,如果商家能够拿出十环认证证明(国家环保总局授权的绿色认证,是目前国内最高标准的绿色环保认证),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证明。
售中阶段 签订合同须谨慎
合同如果签约得全面得当,可以很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但是,如果签订合同的时候,考虑不全面,很多约定内容没有在合同上体现,后期一旦出现纠纷或维权,往往会出现口说无凭的尴尬场景。
京华提示
1.明确规格和型号
为了避免订购产品和送货产品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在签订合同时,消费者应要求商家明确规格和型号。型号固定的产品,因其每种型号产品的规格、颜色都是确定的,直接标注型号即可;型号不固定的产品,可用文字确定的部分,用文字表述,不能用文字确定的,可用照片的形式表述。
2.标明材质
市场上很多家居产品材料叫法五花八门,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为了确保权益,在签订合同时,如果遇到产品价格因材质不同而价差较大的情况时,最好在合同中对产品材质做细致的规定。
地板、家具等产品中都会用到木材,而市场上关于木材的叫法有专业名称和俗称之分,还有一些是商家为概念炒作自取的,标注不规范、叫法混乱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议消费者要求商家在合同中写清规范名称,在合同中对产品的品质、场地、性能等进行界定,按照《中国主要木材名称》标准以及《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标准中规定的中文名称。
实木家具并非一般消费者理解的“纯实木家具”,它既包括纯实木家具,还包括实木贴面家具。纯实木家具是指除镜子托板外,其他所有部位均采用实木的家具,包括桌面、衣柜门板、侧板等;而实木贴面家具面板是实木,其他部位是板材。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将合同签订细致,最好细致到明示哪一块不是实木等。
3.详细注明产地
同一品牌的建材、家具,因为产地的不同,其制作工艺和用材会有一定的区别。而有的商家会对产品进行模糊化处理,用国内组装产品等来冒充纯进口产品,消费者如果对产品要求很高,最好要求商家在合同中注明。如果买的是完全进口的产品,需要在合同上写上原产国;如果材料进口,但在国内进行再加工,则其产地为“中国”,在合同中标明其材质是进口的板材;如果产品在国外成型,只是为了运输方便在国内组装,则需要特别说明是在“国内组装”。如果使用五金件等材料,还需要说明五金件的材质——进口或者国产,哪个品牌等。
4.写明违约责任
商家若延期交货属于违约。消费者除有权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外,可要求商家赔偿因此受到的损失,包括误工费、交通费、装修停工造成的损失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损失的计算往往有争议,谈判成本较高。因此最好在合同中明确延期交货的违约责任,如规定“延期交货一天,支付货款1%的违约金”等。
5.落实口头服务承诺
一般来说,厂家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有单独的质保书约定,卖场的售后服务则在合同中注明。消费者对于厂家的口头售后服务承诺要让其落实在书面文字上,否则后期取证十分麻烦,不利于维护自身权益。一旦后期发生纠纷,消费者可直接通过卖场来进行沟通,那样会有效得多。
6.不明处签补充协议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对于一些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法规规定的事宜,比如说半皮沙发中的真皮比例,可以和商家商议将这些内容具体表达在补充协议中,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
售后阶段
留存《家具使用说明书》
倘若您购买家具,一定别忘了索要《家具使用说明书》。《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中明确规定:“每件家具应当随附符合GB 5296.6-2004(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家具使用说明书》,并达到其中明示的执行标准。” 《家具使用说明书》中标明了产品材质和质量执行标准,相对于销售人员的介绍来说,产品说明书中的描述更为详尽和准确,对于了解、使用家具和维权存证具有重要意义。
京华提示
在售前查阅《家具使用说明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特性,帮助消费者决策。而保存好《家具使用说明书》是维权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家具使用说明书》中必须要明示家具执行的标准编号,将来若有纠纷,就可依据明示的标准对家具质量进行检验衡量。与此同时,如果对家具使用和保养不加注意,很容易对家具或者家具的使用者造成损失或伤害,尤其现代家具在制作时要用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普通消费者往往并不了解,详细阅读说明书可以更自如地使用家具。
产品验收不可马虎
现有的家居产品纠纷中,很多的问题都出在验收环节。受北京交通运输条件限制,送货员很可能以要赶着给下家送货为由不给消费者充足的验收时间,而很多大件家具只能在晚上送货,光线条件不好,仓促间收货也很容易疏漏产品的缺陷。若消费者后期再发现问题,卖方会找理由推诿,纠纷很难解决。
京华提示
消费者在验收时要认真、仔细,按照商标、数量及款式等外观特征及《家具使用说明书》的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如果有问题最好要现场发现,而且最好要现场达成解决方案,比如说约定售后部门在几日内上门处理相关事情之类。在北京市现行的《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中,除了写有验收义务外,还有验收记录的有关内容,专门提供了“验收合格”、“货款两清”、“拒收及原因”和“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四种情况,消费者要详细填写验收说明,不要嫌麻烦而走过场,不利日后维权处理。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