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bicom.cn/brand-8-c21.html
扬州东郊,有个叫杭集的小镇。令人难以想象,这个经济基础、区位交通、人文地理都谈不上什么独特优势的苏中集镇,却成了一方藏龙卧虎、群雄聚集之地:目前已有2家世界500强、4家上市公司在此投资兴业。而在“与狼共舞”的对弈中,以“三笑”牙刷为龙头的一批企业“刷”出的一个个创业故事让人拍案叫绝。
来自杭集的一组最新的“投资信息”印证着喜人的发展态势:高露洁公司继增资2000万美元后,今年6月又在杭集增资1.2亿元扩大牙刷产量;欧洲最大妇女用品生产商、比利时安泰士公司卫生巾项目今年5月正式落户杭集;德国卡普斯公司与杭集合资生产香皂项目近日签约;美国凯赛公司独资生产牙刷丝项目、美国一公司的蚊香合作项目都在紧锣密鼓洽谈中。而世界500强宝洁、联合利华公司已多次来杭集考察、洽谈合资事宜。
“三笑”领军打造“牙刷兵团”
杭集出名在牙刷,说到牙刷得先说杭集牙刷的龙头老大“三笑”。
三笑集团前身是一家村办小厂,1989年初,在外闯荡了14年的韩国平回乡承包了杭集镇村里一家资不抵债的小厂,创办了牙刷厂。到1998年时,三笑集团实现了 “十年产值翻十番”、拥有员工7000多人、销售超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发展业绩。
广告词“美好的一天从三笑开始”很快家喻户晓。在做强主业的同时,三笑先后上马鞋油、空气清新剂、卫生杀虫系列用品等产品。1999年,三笑年销售额达14.44亿元。
三笑在杭集不是一枝独秀。在三笑的感召下,五爱、劲松、明星等一批牙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杭集涌现。三笑犹如一艘航母,后面跟了一长串、40多艘各式舰艇,组成了庞大的“牙刷兵团”。杭集的牙刷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据国内销量的70%,杭集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牙刷之都”。
应对强手抢滩的“进退之策”
杭集牙刷异军突起,很快引来世界同行警觉的“眼球”,最后直接与世界500强的高露洁、宝洁对阵。专做口腔护理产品的高露洁首先向三笑抛来了合作的“绣球”。
韩国平悟出一个道理:与国际大公司合作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极好机遇!“三笑”接连动作:向高露洁转让股份,成立合资公司。2003年11月,三笑又把自己所持有的30%股权出让给高露洁。美国高露洁公司在杭集独资后,越做越大,在第二批2000万美元增资到账后,今年6月第三批1500万美元增资也已到账,该公司欲把杭集做成亚太地区的生产基地。
三笑“让牌”与高露洁,进账可观:商标使用权、固定资产、股份转让,到手整整4560万美元。
台面上是一笔账,韩国平“算”的还有另一笔账。三笑在与“洋老师”的合作中,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体制;退出不做牙刷产品,为“小兄弟”留下了广阔的天地。在高露洁公司周围,杭集一批牙刷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去年五爱公司的牙刷产量超过了2亿支,去年8月“五爱”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全国牙刷行业获此殊荣的仅有3个。明星公司牙刷销售也逼近1个亿。杭集镇的牙刷企业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已有10家。目前,杭集镇牙刷年产量达50亿支,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已上升到80%。
造就新领域的“老虎强势”
手握重金的三笑韩国平放弃了牙刷,却没有放弃市场。三笑把“二次创业”的定位仍放在自己熟悉的日化系列产品上。
三笑出手依旧不凡。
“‘睡的香’蚊香,赶走蚊子保健康。”赵本山做的“睡的香”蚊香的广告让人们再次记住了三笑。2002年2月上马蚊香项目,到4月18日投产,2003年蚊香产品当年就创造了销售2亿元的奇迹,成为行业亚军,去年已做到4.5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已达3亿多元。
明星赵薇是三笑“笑爽”卫生巾的“形象大使”。去年9月18日,三笑又在杭集工业园投资2.5亿元建了12万平方米的厂房,高起点、大规模生产卫生巾。去年销售突破2.5亿元。
与此同时,三笑投资控股了国有企业苏州肥皂厂,与安徽上市公司山鹰集团实现了合资合作。去年还在江西遂川、四川泸县开工建设蚊香生产基地。眼下,三笑在“潜心修行”中已做到了20多个亿。宝洁、联合利华等世界跨国公司也看中了“新三笑”,正频繁接触。目前,欧洲最大妇女用品生产商比利时安泰士公司相中“笑爽”,对方投资600万欧元,租用三笑部分厂房,合作生产妇女卫生用品,今年7月中旬可正式投产。
一支牙刷兴百业。围绕牙刷产品的前延后伸,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杭集“扎堆”。小到牙刷、牙签、火柴棒、小牙膏,大到床单、床套,上百个系列延伸产品都在这里产出,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杭集成为中国“旅游用品集散中心”,产业规模达到50多亿元。牙刷这个传统主打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这里光牙刷专利就有近千项之多。去年2月,马鞍山上市公司山鹰纸业公司与杭集签约,投入3亿元,扩大包装和彩印生产,提高牙刷及日化用品包装质量,今年8月可投产,意在分羹杭集镇越滚越大的包装印刷市场。同时,另一个大项目、德国凯赛公司独资生产牙刷丝项目正式实施。这两个项目进一步拉长了牙刷及旅游日化用品产业链。如今,杭集镇又在围绕原辅材料和生产设备供应需求等方面“大声吆喝”。今年初,一浙商投资1000万美元搞起“致远物流”;最近,上海东方国际投资集团来杭集考察,也要搞物流业。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