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鸭蛋成为市场紧俏货。高邮农林部门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联合攻关,成功破解高邮双黄蛋基因密码,且得到省有关部门的认可。
双黄鸭蛋自古就是高邮的名优土特产,但双黄蛋产出率只有1.2%左右。研究人员发现, 双黄蛋产区主要集中在高邮湖一带,和高邮湖的水质及水温、活食、鸭种等因素有关。从2004年开始,高邮市有关部门与中科院家禽研究所开展协作,共同研究双黄蛋鸭种基因,历经数年,终于成功分离出控制双黄蛋生产的基因。此外,新育成的高产青壳蛋鸭配套系统,去年也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种新的良种,产蛋率已从过去500日龄产蛋180枚提高到250枚,青壳蛋率从过去17%提高到95%,双黄蛋率从过去1.2%提高到3%,深受广大鸭农欢迎。
据悉,目前国内对这项技术的食品安全性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推广基因改造技术,易造成双黄鸭蛋产量大增,“高邮双黄鸭蛋”可能丧失稀缺性的市场价值;从长远看,像双黄鸭蛋这样的食品肯定是越自然越生态越好。高邮相关部门表示,该项基因改造技术,只是研究需要并未正式推广,市场销售的正宗高邮双黄鸭蛋,仍属于自然生产的蛋品。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