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青啤”现身青岛 16家生产公司被告上法庭
“山寨”现象目前多见于数码产品,然而,青岛啤酒如今也有了多种“山寨版”。近日,记者获悉,青岛啤酒已经将省内外的16家涉嫌侵权的啤酒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索赔数额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据悉,青岛市中院知识产权庭将于11月11日开始陆续审理。
案情:16家公司被诉侵权
没有经过授权,使用了青岛啤酒的商标或包装、直接制作出类似于青岛啤酒的商标进行使用,近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将省内外16家涉嫌侵权的啤酒企业告上了法庭。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被告的啤酒公司包括河南南阳天泉啤酒有限公司、山东奥力源啤酒有限公司、青岛青特啤酒有限公司、青岛崂屿啤酒有限公司、济南方源啤酒有限公司、青岛壹枝笔啤酒有限公司、河南巴伦啤酒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百年啤酒有限公司、青岛百奥酒业有限公司等共计16家啤酒公司。
针对这些公司涉嫌侵权行为的不同,青岛啤酒分别提出了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的索赔数额,而起诉的理由分别为侵犯商标专用权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两种。
青啤:市中院已经受理该案
10月30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青岛啤酒的青岛总部,公司法律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9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了山东奥力源啤酒有限公司、河南南阳天泉啤酒有限公司等16家侵权公司。截至目前,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案件,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而对于记者提出的,如何进行被侵权的取证工作、侵权行为对青啤的影响等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太方便透露。据了解,在被起诉的涉嫌侵权公司中,既有生产企业也有“皮包公司”,而皮包公司的生产模式基本上是在一些没有注册的小厂生产出劣质酒,再用“冒牌”的青啤包装到市场上出售。
随后,记者采访了其中一家被告,青岛青特啤酒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王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个案子他已经了解到了,青啤起诉的那个事件是青特啤酒授权的一家济南的小啤酒厂的个体行为,和青特啤酒有限公司无关,而青岛崂屿啤酒有限公司销售部的李经理则表示,他只负责卖货,至于是不是侵权并不清楚。
调查:“山寨青啤”分两大类
记者在随后的调查中了解到,国内市场上出现并被工商部门已经查处的“山寨青啤”的侵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在酒瓶上贴的商标上做文章,商标与外包装都和青岛啤酒非常相似,基本可以称之为傍名牌。比如明明是青岛某某啤酒厂生产的“纯生态”啤酒,却在商标上将“纯生”两个字写得很大,“态”字却小到不惹人注意,让顾客误认为是青岛纯生啤酒,但实际上酒瓶上标注的生产企业却不是青岛啤酒。
另一类就是直接使用“青岛啤酒”专用瓶,上面印有“青岛”或“青岛啤酒”字样,但印的厂址却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工商部门在个别娱乐场所查获的一些小瓶装的啤酒,商标上写的是其他品牌,但是撕开商标,酒瓶上却能看到“青岛啤酒”样,据了解,他们使用的是自己回收的青岛啤酒的专用酒瓶,洗干净以后装上他们生产的啤酒。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