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中国青年报12月14日报道 “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多名法官因为审理驰名商标的假案被抓了,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正在调查此事。”近日,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驰名商标假案”涉及辽宁多个中级法院的法官及数十名律师,其中尤以抚顺中院为案发重灾区。 沈阳一位姓杜的律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次辽宁省因涉及驰名商标的假案而接受调查的法官不止来自抚顺中院一处,“鞍山、本溪、营口、辽阳等地都有。据说还有两名法官在调查过程中自杀了,因此事情变得非常敏感。”
驰名商标的造假过程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司法认定来获取驰名商标认定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看好的捷径。而各地政府当做政绩,百万悬赏,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挺险而走的也不是少数,近几年驰名商标认定出现井喷。大量的驰名商标涌出,显得驰名商标满大街,含金量越来越少。三鹿的恶劣影响更为驰名商标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业内人士都知道,目前驰名商标的产生、使用和管理比较混乱,驰名商标掺杂了太多的“金钱味”。很多“驰名商标”的争夺往往偏离了产品本身,当地政府则追求着政绩。企业追求当地政府的奖励,对产品则只顾商标表面的光环,只求表面好看,不管不顾产品质量本身。损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那些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企业。中华商标超市网(http://www.gbicom.cn)去年底统计的驰名商标前十省市的数量就达733个,其中水分多大?恐怕也无人说清。
驰名商标评选的初衷是为了扶植我国的自有品牌,让他们能发展壮大。驰名商标不但具有法律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而且无论是从公众认可的层面,还是国际保护力度都比普通商标大的多。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应对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品牌的培育必不可少。
而建立驰名商标退出机制,对驰名商标实行动态管理,若能实行,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经济形态在变动,企业在变动,唯有驰名商标不变,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情况。在某个时期驰名的品牌并不一定一直驰名,有些老牌子会随着时间流逝消失。要使驰名商标与经济的发达呈一种良性互动,就必须动态的来看待驰名商标,建立退出机制,淘尽黄沙始见金,重新建立公众对驰名商标的信任。(张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