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客车企业商标被抢注 企业联手才能应对国际竞争

客车企业商标被抢注 企业联手才能应对国际竞争

    发布时间:2009-06-23

      又是一起中国客车企业出口遭遇不正当竞争的例子。这是《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听说苏州金龙因被诬控伪造文件而与巴拿马公交招标失之交臂后的第一反应。


  犹记得,2008年5月,苏州金龙在智利遭遇了商标恶意抢注。虽然最后苏州金龙顺利地拿回了产品品牌“海格”的商标所有权,但此事给其他正在向外发展的客车企业敲了一记警钟——注意在海外市场的商标保护。此次,苏州金龙再次在海外市场遭遇不正当竞争,而且级别提高了,遭遇的是跨国企业的狙击,这提醒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在国际贸易中如何保护自己。


  苏州金龙被诬案始末苏州金龙被诬控伪造文件一事起于今年2月。


  由于巴拿马政府计划通过国际招标购买420辆新客车,苏州金龙与沃尔沃、戴姆勒成为最后的3家竞争者。在结果公布之前,苏州金龙以5110万美元的价格在竞标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但原本比较有胜算的一笔大单,却因一纸诬告而破灭。据了解,在竞标的过程中,苏州金龙所受到的诬蔑并不仅仅止于此。


  首先,为苏州金龙提供投标保函的巴拿马洲际保险公司写信给巴拿马交通局局长,称确认该保险公司没有答应为苏州金龙提供担保,并称苏州金龙也从来没有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巴拿马交通和陆路运输管理局获此消息后,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即认定苏州金龙伪造投标文件,并随即宣布取消其竞标资格。而代表苏州金龙参加公共招标的Jose Carrera Guillen称,他们的确有付费给巴拿马洲际保险公司,而该保险公司却否认。对此,苏州金龙海外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巴拿马洲际保险公司是隶属于沃尔沃的全资子公司,之所以它们会有这样的做法,正是为了助沃尔沃竞标成功。


  其次,苏州金龙海外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招标的过程中,参加竞标的沃尔沃和戴姆勒都在批评苏州金龙的产品质量非常差。但是,经记者核实,苏州金龙此次参与竞标的12米客车,除发动机配装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外,变速器以及空调都选用的是美资品牌。而且该人士告诉记者,此前苏州金龙已经有一些客车产品进入了中南美市场。例如,2008年,苏州金龙曾经出口一批13米客车到南美的特尼达,到现在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得到的反馈是运行状态良好,并没有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纠纷。


  中国企业应联手应对国际竞争上述案例只是中国客车在出口过程中遭遇不正当竞争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客车出口市场的不断扩大,众跨国企业不敢小觑中国制造了。然而,虽然很多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拓展国际市场的实力,但由于缺乏经验和保护自己的意识,当它们懵懵懂懂地带着产品闯入海外市场时,很有可能遭遇不正当竞争。那么,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苏州金龙海外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此前,中国客车企业出口喜欢互相竞争,为了争一个单子,会把价格降得很低,这样一来,造成了中国客车企业出口利润大幅下降。但现在中国客车企业出口遭遇了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说,随着中国客车出口市场的扩大,产品质量的提高,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变成了国际大品牌。”经过这件事他认为,中国企业应该联合起来面对跨国企业的竞争,因为这些国际大品牌发展历史很长,在市场开拓方面有很多的经验,所以中国客车企业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只有相互联合,才能保护好自己。


  知彼才能取胜中国客车企业要学会保护自己,除了联合起来,更应该了解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运作规律。


  最近,德国卡车制造商曼卷入“贿赂案”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德国监察机构对曼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而调查源于有举报人称,曼集团为了提高欧洲地区产品销量,涉嫌对买家行贿。从1998年开始,德国就将行贿明确定义为犯罪。所以一些公司为了避免行贿丑闻的发生,它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禁止员工通过任何形式收受贿赂。


  这也给中国客车企业提了一个醒。在中国市场上,客车产品的销售或许存在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但是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就必须了解相关市场的规则,否则将举步维艰。在欧洲一些地方,对于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制裁非常严格,如果某品牌因行贿等因素而触犯法律,将永远无法进入该市场。像这类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年初,中大因被诉外型抄袭而一审败诉给德国曼,在国际市场上,如果被定性为抄袭,同样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中国客车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王培)


  相关链接:


  2005年,苏州金龙在智利遭遇了商标恶意抢注。据了解,2005年,苏州金龙首次向智利出口大客车。当时,它们在智利找了一家代理商。可是,当苏州金龙在2006年准备换一家代理商时却发现,第一家代理商竟然以个人名义在该国注册了“金龙”和“海格”商标,而当苏州金龙要取回商标所有权时,对方却索要20万美元。因为代理商弗朗西斯科与苏州金龙属于利益关联人,属于典型的恶意抢注。当然,最后智利当局将“海格”商标还给了苏州金龙。但经此一事,苏州金龙对于商标注册的意识大大加强,目前它们通过逐国注册的办法,已经在全球近60个国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