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开始,广州索爱数码以“索爱”为品牌的MP5播放器在电视上大打广告。当蓝底白字的“索爱”两个汉字充满整个电视银幕的时候,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又一个借用索尼爱立信的“山寨”来了。然而在采访中,律师的一句“建议广州"索爱"打假索尼爱立信”着实令人有些意外。
实际上,早在2003年9月,广州索爱数码便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第九类产品“索爱”商标,涵盖MP3/MP4、电话机、手机等数码电子产品,并于2004年8月7日获准注册。
由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注册的中文商标为“索尼爱立信”,在其看来,广州索爱数码注册的“索爱”商标是不合法的,双方还为此诉诸法律程序,但最终北京市高院裁定“索爱”商标最终判归广州索爱所有。
律师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索尼爱立信简称“索爱”是国内对其的简称,但不能因为简称就拥有独占权。他甚至建议广州索爱可以专注于打假了。
姚克枫表示:“虽然目前索尼爱立信的中文品牌依旧是索尼爱立信,而且其在手机上也依旧是Sony-Ericsson的字样。但是在推广彩页、商场招贴上不少使用的"索爱"两字,殊不知这恰恰侵犯了广州索爱数码的权利。”
因此索爱打假诉讼的主体对象将不是索尼爱立信公司本身,而是卖场和代理商等一切使用“索爱”两字作为推广的商业机构。尽管这种打假诉讼索赔标的不会太高,但是将对索尼爱立信造成一定的冲击。
法律的判定和民众的认知之间依旧存在巨大的鸿沟。譬如百度中的“索爱”贴吧依旧是探讨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大本营;在谷歌中搜索“索爱”,第一条出现的结果依旧是索尼爱立信的主页。
姚克枫表示:“这件事谁都没有错,法院判决也很公正。惟一出现问题的是索尼爱立信的知识产权维护工作不到位,至少说在中国不到位。”
实际上索尼爱立信完全有机会在公司合并之初就考虑到商标保护,但是到合并成功的整整两年时间内索尼爱立信的法务部门对于“索爱”一词的保护都无动于衷,反而被广州索爱抢先注册成功。
商报记者罗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