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公司并未在国内生产硒鼓产品,佛山辖区内却发现有工厂做起相关产品的包装盒?昨日记者获悉,警方近日抓获5名嫌疑人,查获假冒商标标识、标签、说明书100多万个、假冒硒鼓包装盒8万多个。
据悉,去年12月禅城公安经侦大队接报称,在禅城区大塘涌新村工业区内,有一无名地下产房秘密生产印有国际知名品牌的硒鼓包装盒。经侦大队立即向该公司核实相关授权情况,却被告知其并未在国内生产相关产品和包装,生产包装的工厂为非法制假窝点。
市、区两级经侦部门随即介入侦查,经对该制假窝点的产模进行分析,怀疑此处只是一个中转仓库和加工厂,还有更大的生产链条隐藏其后。警方深入侦查发现,该工厂基本每天都开出一辆货车,在路边与另一辆货车对接货物。对接货车是从南海罗村某工业区开出,其从该工业区两间厂房载货后,在路面进行“车对车”交接,其中一间厂房在去年11月份开始运作,与大塘涌新村工业区窝点的制假时间吻合,遂将其锁定为重点侦查对象。
2月28日,市、区两级公安机关侦查部门联合行动,兵分多路,对位于禅城区、南海区等4个生产窝点、仓库以及犯罪嫌疑人住所同时展开抓捕行动,先后抓获非法经营者、技术员和接、送货员等5名涉案嫌疑人,查获假冒注册商标标识、标签、说明书等100多万个,假冒硒鼓包装盒8万多个。
行动期间,工人还在流水线上作业,印有不同型号的外包装盒经印压成型后,以100个为单位打包入箱,制成品密集囤积在1000多平方米的大型仓房内。
叶某、廖某两人是夫妻关系,在罗村经营包装厂多年。在去年12月份开始接单制造假冒国际知名品牌商标的硒鼓外包装,为扩大产能和掩人耳目,选址在附近一大型厂房内流水生产假冒伪劣商标,以“车对车”的形式出货到禅城大塘新村的仓库,发货至全国各地及国外。
目前,叶某等5名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被禅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