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侵犯商标专用权 老板不悔改再卖假货

侵犯商标专用权 老板不悔改再卖假货

    发布时间:2009-06-11

    假冒名牌塑钢门窗型材窝点藏在龙溪一废旧仓库,老板3年前就因卖假货被处罚,此次可能面临刑责“怎么又是你?这回可要重罚了哦。”昨天下午,渝北区龙溪工商所执法人员突查了一家塑钢门窗型材黑窝点,张国炎所长看到老板很眼熟,原来,这个老板曾在2006年卖假冒型材被工商处罚过,此次是转移阵地“二犯”。张所长表示,一旦查实货值金额超过5万元,工商部门将把此案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老板刑事责任。


  型材窝点

        散装货贴上驰名商标这个窝点隐藏在龙溪镇武陵路一停车场内的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废旧仓库。张所长说,他们接到群众举报后,专门派人踩了点,事先了解了大致的情况。


  昨天下午2点多,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仓库里堆满了一根根的型材,地上、办公室里堆满了一卷一卷的各式知名商标,还有一摞摞的名片,上边写着“重庆渝华塑钢型材批发:海螺、实德、京海螺、永胜、海丝、金牛王各型号塑钢门窗型材,承接塑钢门窗工程”。执法人员解释说:“这些都是型材领域的知名品牌。”


  仓库里有三个工人:一个正往一堆塑钢型材上贴“中国驰名商标”———“实德型材”等标识,一个正在将贴好了商标的型材装车,一个正在仓库角落搭建的办公室里记流水账。看到执法人员,贴商标的工人赶紧把商标撕了下来,记者在现场看到,撕下来的商标长达数十米。


  老板承认

        3年前就卖过假货工人告诉执法人员,老板叫“凃某”。“凃某?”张国炎说有印象,打电话通知来凃某后,张国炎立马想起来了:2006年,凃某在龙溪镇松桥支路开了一个门市卖假冒型材,被他们查处过。


  “对头,当时遭罚了2万元,铺子也没开了。”凃某说。


  据凃某交待,2007年下半年,他开始以每月420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个仓库。他们从本地一些不知名的型材厂以5000元/吨的价格进货,然后按照客户需求贴上各种品牌型材的商标再卖出去。执法人员说,海螺和实德两个品牌的市场价都在每吨1万元左右。


  “我们卖出去没有这么高。”凃某说,比如永胜牌的每吨卖5500元。


  执法人员在其办公室发现了质监部门的一纸处罚书:2008年,质监部门抽检了凃某仓库的型材,确认为不合格产品,罚款9000元。


  对于现在仓库中的货品是否合格,凃某说他也不知道,“我是从正规厂家进的货。”凃某还交待他的货都没有卖给楼盘,而只是针对私人小户销售。


  工商表示

        货值超5万要追刑责工商人员当即查封了仓库里的全部货物,据估算约有15吨、货值约8万元。


  张国炎说,接下来,执法人员将对这些材料进行抽检,确认是否是伪劣产品,同时还要查证这些涉嫌假冒产品的数量,并追查这些产品的流向。一旦涉案货值超过5万元,他们将把凃某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听说可能要被追刑责,凃某脸都青了:“不用闹得这么大吧?”凃某不停地说,他从没想过自己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


  而当执法人员问:“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型材做成了家庭门窗,出了安全事故害了人怎么办”时,凃某低下头没再说话。


  昨日,渝北区龙溪镇武陵路的一家旧厂房,工商执法人员在查处一家贴牌批发塑钢门窗的窝点。(本报记者:肖玉年)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