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单商圈屹立14年的老牌商场中友百货将正式更名为“汉光百货”。由于来自台湾的老中友团队已经在2001年撤出,作为一家地道的北京企业,中友百货在其商标即将到期时,决定不再使用“中友”商标,增强本土化。业界认为,中友百货也试图通过更名转型,彻底跳出长久在西单商圈存在的同质化竞争。此前,包括万千百货、三里屯VILLAGE、苏宁、银泰等一批零售企业纷纷更名。
记者昨日走访时发现,中友百货外立面及商场内部都已贴出更名信息,不少会员也表示收到更名短信。中友方面表示,新品牌将打造本土百货品牌形象,并更加注重“全客层”概念,“从下半年起,汉光百货将加大对男士、儿童等业态的投入,并重新进行整体规划,将卖场翻新,扩大顾客休息区域,提升购物体验”。中友百货方面还表示,新版汉光会员卡将在本周日正式推出。原中友百货的30万名会员都会收到更换新版会员卡的邀请,以前中友百货的各种卡也都可继续使用。
事实上,早在2001年,来京开发中友百货的台湾团队就已全部撤出,商场由其前任董事长王汉光接手,但仍沿用了台湾“中友”的商标。“随着商标授权即将到期,公司决定不再续用‘中友’商标,并于父亲节正式更名‘汉光百货’,以纪念已故的王汉光。”中友百货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台湾商业专家、上海通略零售业顾问公司董事长沈建国透露,中友百货在台湾属于区域性的中小型百货公司,在内地也只在京开出过门店,品牌价值不算太大。“百货业在未来五年都会是动荡阶段,连锁百货的效益都在衰退,汉光百货作为单体的百货店,资源相对缺乏,挑战巨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西单大悦城建立后,中友、君太两家百货店一直试图突破同质化竞争,改变靠折扣为生的运营模式。此前,君太百货率先改变,通过引入众多潮流品牌,逐渐与相邻的西单大悦城定位统一。不久后,汉光百货则会减少潮流品牌,增加精品和本土设计师品牌,并开发自有品牌,实现与商圈内其他项目的差异化经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