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叶问”成了杀虫剂“康有为”商标网上有卖

“叶问”成了杀虫剂“康有为”商标网上有卖

    发布时间:2012-11-21

佛山28大公共资源遭抢注,政府表态将不遗余力追回

新快报记者 区君君

自称“佛山商标注册第一人”的钟继明最近很忙,来自政府和企业的电话让他难以招架。上个月,他个人注册的“詹天佑”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使用”。而其手头下拥有的“千灯湖”、“行通济”等商标,也同样面临着被撤销的命运。

据佛山工商局称,佛山目前有超过28个最具特色的公共资源被人恶意抢注,政府表态将不遗余力地追回。对此,钟继明认为自己并无过错,只是比别人“有眼光”,更早一步将社会资源开发出来而已。

公共资源纷纷遭“抢注”

“个别老字号、文化遗产日益消亡,对公共资源的商标保护刻不容缓啊!”谈及商标保护,佛山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忧心忡忡。据他们今年发布的《佛山地区商标报告》显示,西樵、大沥、罗村等名镇目前已被苏、浙、粤、湘、川、鲁、桂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或个人抢注;而最近很红的“叶问”,则被南宁、廉江等地的企业和个人抢注成为杀虫剂、消毒剂和服装类的品牌商标;特别是“南山”二字,因三水打造全国长寿之乡出名后,遭抢注数达213个。

为什么公共资源会遭受如此“待遇”?业内人士分析,此现象在广东其他城市也时有发生,只是没佛山这么高比例罢了。公共资源品牌频遭抢注始于2001年,当时修订的《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采用申请在先原则,自然人也可以申请,这为商标抢注提供了空间。直到2007年2月12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新规定,对自然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进行条件限制后,这个漏洞才被堵上。

职业商标注册人愿捐赠

然而,在漏洞存在的短短6年间,滋生了一批“职业商标注册人”,钟继明便是其中一位。从2006年开始,钟继明以佛山市大旗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义,在饮食和销售类注册“千灯湖”、“行通济”、“南海康有为”等60多个商标,并在网上公开叫卖。

“既然(当时)法律允许,证明我上述行为都是合法的,那为什么还拿我开涮呢?”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钟一脸愤愤然。他强调自己的所为不该被定性为“抢注”。“注册之初,你们认为这些名词没有价值;当我将这些社会资源开发出来以后,你们又说是大家的,还要给我戴上"恶意"的帽子,我能不生气吗?”

钟继明希望政府能以和平的方式与他沟通,不要动辄公开提出异议。“这些商标,现在谁想要,我都可以捐出去,或者合作,或者免费给政府用。”他最后说。

抢注商标获利逾百倍

法律界人士认为,根据《商标法》,除非法律有具体明细写出,否则,不能直接判断钟继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恶意抢注,还得综合具体情况,比如他申请注册行为的主观目的、申请方式等。“总之,(政府)提前为公共资源注册"留名",远比事后争夺商标所有权要明智得多。”该人士说。

据记者了解,抢注商标背后存在相当惊人的暴利。业内人士透露,大量的商标抢注行为甚至催生了一条产业链:抢注-炒作-胁迫赎回或转卖。通常一个商标的注册成本不到2000元,但注册后成功转让出去,平均可以卖到几十万元,获利100倍以上。

据悉,为破解公共资源名称被抢注的难题,佛山目前已运行商标监测预警保护系统,该系统是国内首个地区性商标监测系统,意在对佛山知名的公共资源和驰名、着名商标进行监测,对有可能损害公共资源利益和驰名、着名商标权人利益的商标抢注行为发出警示,及时提醒有关单位在商标公告期提出异议。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