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案件一直居高不下,违法分子无孔不钻,不论管理多么严格都能让他们有机可趁。记者3月11日获悉,近日来,上海市各级检察院集中起诉了25起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假售假案件,涉及47名被告人,总案值达4907万余元。
记者调查了解,去年世博期间,利用在世博园区内工作的便利,李某与张某等人结伙,先后多次使用垃圾车,将假冒世博会特许商品夹带进入园区后藏匿于该公司仓库内,乘机向游客兜售。经查获,上述待销售的商品共计1万余件,涉案金额达人民币22万余元。日前,张某、李某等人被浦东新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提起公诉。
据上海市检察院公诉部门负责人介绍,近期起诉的涉假商品案件也呈多样化特征,除常见的烟酒、皮包、手表等外,还有多起以世博特许商品、世博标志为制售对象的案件。
据了解,此次集中公诉包括公安部督办的案件、涉世博案件、案值巨大及跨省作案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数量居首位,占52%。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案件15件,占60%。部分制假售假案件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具体分工,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在虹口区检方公诉的一起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中,涉案人陈某在去年3至4月间,租借一处民宅及七浦路的一个店铺,雇佣他人共同销售假冒名牌的手表、皮包、皮带等商品,被查获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1470件,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1094万余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