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天气,瓶装水销量直线上升,而不少造假水混迹其中。最近,东莞市工商局经检支队一举端掉了4个饮用水造假窝点,共查获假冒“怡宝”、“益力”等瓶装水约15000余瓶,标签15万余张、瓶盖20余万个等。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造假窝点早已形成“一条龙”生产,把造假过程分成几个工序,每个窝点仅负责一到二个工序,形成上下游关系,以此来逃避被执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贴名牌卖假水,造假窝点隐蔽根据群众举报,在东莞市黄江镇和常平镇有多个生产加工假冒“C’estbon”(怡宝)和“益力”商标饮用瓶装水的造假窝点。为准确掌握情况,市工商局经检支队执法人员事先对上述窝点进行了秘密踩点和摸底调查,摸清各个造假窝点的情况。
近日,经检支队执法人员会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等部门共同开展打假行动。经查,四个造假窝点中三个位于黄江镇,一个位于常平镇。造假窝点选址在人迹罕至的山角落,很难被发现;或在一些社区管辖范围交会地带,此地带监管相对薄弱,容易形成三不管监管死角,给造假者可乘之机。
其中两个窝点专门从事生产假冒“C’estbon”(怡宝)和“益力”商标饮用水空瓶,另外两个窝点专门对空瓶进行灌装,生产假冒的“C’estbon”(怡宝)和“益力”商标饮用水。本次行动查获“益力”牌瓶装水423箱(合计8316瓶)、瓶盖185000个、标签100000张、空瓶9785个;“C’estbon”(怡宝)牌瓶装水344箱(合计6756瓶)、瓶盖23000个、标签51000张、空瓶1000个;益力和怡宝模具5套;生产机器一批。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窝点并不是小作坊,而是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通力配合,以此来逃避被执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据执法人员介绍,造假者采取分散经营的战术,把造假过程分成几个工序,每个窝点负责一到二个造假工序,形成上下游关系,由上游进行“吹瓶”,由下游进行灌装后再交由他人销售,这样即使一个窝点被查获也不会“全军”覆没。
并且造假人员会进行每日清货,把做好的假货当天运走,现场存货不多,即使被查获,由于数量不足也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买名牌瓶装水也须“多看看”
有的消费者买水时认为买品牌水就没问题了,而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明”,如果买品牌水,也须多留个心眼,最好“多看看”。一般来说,如果是新瓶盖,瓶口螺纹与瓶吻合且没有磨损;如果是用过的,瓶盖往往很松,容易漏水。此外,看外包装字体、条形码等是否清晰也很重要。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