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燕京啤酒携手“中国探月工程”计划,正式签约成为“中国探月工程专用产品”。
2010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第二阶段的“嫦娥2号”发射的启动年份。广东燕京啤酒为支持“中国探月工程”宣传,制定了“探月圆梦,领鲜行动”的配套市场公关计划。燕京啤酒集团副董事长李秉骥说,携手“探月工程”,进行广泛的市场宣传,提升品牌形象。“探月工程”和燕京啤酒都是民族的事业,在这一点上两者一拍即合。既赞助了“探月工程”这项民族事业,也宣传了民族啤酒工业。
赞助体育事业提升品牌形象
燕京啤酒于1980年建厂,1993年组建集团。经过30年发展,燕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啤酒企业集团之一。2008年啤酒产销量422万千升,进入世界啤酒产销量前十名。燕京啤酒被指定为 “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四家航空公司配餐用酒,1997年燕京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燕京啤酒在发展中本着“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企业经营理念,在经济效益连年增长的同时,不但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而且还积极投入体育、环境保护、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活动来回馈社会。
开展慈善事业是现代企业树立企业外在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塑造并展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建立良好的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成功企业应有的作为。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燕京啤酒为北京申奥捐助200万元。燕京啤酒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赞助商,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官方合作伙伴以及皮划艇队官方合作伙伴。燕京啤酒还赞助支持在北京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办的32个比赛项目,并拿出570万元人民币奖励中国奥运水上健儿。
燕京啤酒集团邀请中国奥运水上健儿走进燕京,和职工互动交流,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运文化,进一步发扬燕京的五种精神,同时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振兴民族啤酒工业,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低碳经济实现绿色GDP增长
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创立品牌,打造名牌”是让产品站稳市场,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必由之路,而作为企业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品牌”的树立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两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公益事业的开展,对于品牌的树立与企业文化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推动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燕京啤酒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尝试,引进和发展壮大了一批低碳项目,使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典范。
燕京啤酒公司以“低碳经济”为经营使命,采取了一大批典型的低碳经济措施。
公司大力推行环保,燕京总部南厂投资了1.7亿元,北厂投资6700万元。现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企业全部达到了环保部的审核。
关于低碳经济,燕京做了相关试验。热能回收方面,糖化、麦汁、灌装,通过改造进行了蒸汽热能全部回收,2009年燕京总部南厂一个企业仅糖化、麦汁两项就节约了21000吨煤,约节约了1600万元。
在改进中发现,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完全可以利用。另外,饲料烘干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热风回收,这一项节约煤12000吨。还有二氧化碳回收,总部回收二氧化碳达到15000吨,又全部用低温负压应用到了产品中。
污水处理方面,采用先进处理工艺,设计日处理废水7000吨/天。达标处理以后的废水回用于绿化、厕所、基建、瓶场初洗瓶等等,极大减少了废水排放,达到了节水、节电、污染物COD减排的作用。
固体废物基本实现了100%回收利用。除生活垃圾、硅藻土由环卫部门收集送往垃圾处理场填埋外,其余均全部综合利用,其中煤渣、煤灰被附近的砖厂用做制砖原料,麦糟用于饲料,碎玻璃由玻璃厂回收,污泥用做肥料外卖给化肥厂。
目前,燕京啤酒公司已通过了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水、气、声、渣全方位监管的现代环境管理模式,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设施,累计用于环保治理设施资金达到3000多万元。
燕京啤酒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协调发展。作为企业来说,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建设低碳企业提升了该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介绍,“十一五”,燕京的计划是产销量达到500万吨,2010年计划达到510万吨。“十二五”计划达到800万吨,力争实现在世界啤酒行业“保六争五”。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