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市场陷入低迷难赚钱,他就不卖金银花改卖金银花盆景;卖粗放型产品不赚钱,他就发展加工卖附加值产品;竞争不赢大企业,他就采取低价销售打开市场……
日前,重庆市新增百件著名商标,3家微企榜上有名。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走进新上榜的“老巴县”微企,打探他们的成功之道。
第一道坎
干花价低
他就改加工卖包装
“老巴县”是微企重庆德文金银花种植场的商标。该公司老板李德文,是巴南区安澜镇思林村村支部书记。
51岁的李德文头脑灵活爱“折腾”。2008年底,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46岁的他和村干部一起试验种植粗放型农产品金银花。
次年5月,十余亩试验田开满密密麻麻的金银花,收获喜人;农户们于是纷纷加入种植金银花队伍。李德文决定注册一个微企,开公司当老板。
“我挨家挨户跟村民承诺,你们种的金银花,我全部按市场价收购。”李德文信心满满,利润也从千余元涨到上万元。但是,总体收入依然太少;如何把金银花卖得起价,时刻困扰着李德文。
有次,他亲自把烘干的金银花送货到中药材市场,以100元/公斤卖出。此后,他没有离开,而是暗中观察发现,中药材市场将他送去的干花进行简单处理,将叶片杂品挑出,再筛选一道并用方便袋简单一包装,就以400元/公斤的价格销售了出去。
“筛选、包装,好简单的工序,我们为何不自己做?”李德文随即改变销售策略,不再简单销售统货,而是做初加工金银花成品销售,价钱顿时就翻了番。
#p#副标题#e#
第二道坎
市场低迷
他转换思路卖盆景
然而,2011年,金银花干花市场价格陡然下降到40元/公斤,李德文每收购一公斤金银花,就要亏本30多元。
本来就是小本生意,李德文在赔完本钱后,曾想甩手不干算了,但想到当初自己发动乡亲村民一起种植金银花,此时撂挑子,岂不是害了乡亲?
痛定思痛,他开始绞尽脑汁找出路:一次,他上网时无意中看到山东有个金银花新品种,一年可开四次花,每次颜色都不同。
“既然花期这么长,做成盆景观赏应该不错。”李德文先前在农技站工作过,自己平常又喜欢在家养养花草。“而且很多家庭都喜欢放盆景装饰,金银花香味好闻,赏完花还可以摘下来泡水喝,应该很有市场。”
于是,他马上联系到山东厂家,以5元/株买来1000株金银花,全部制成盆景,而后以200元/盆销售出去。不到半年,千株金银花盆景销售一空,助公司成功脱困。
第三道坎
竞争激烈
他打品牌拓展市场
度过困境后,李德文决定做深加工产品,经专家指导后制作出金银花保健茶、金银花美容茶等,还培育起有机无公害金银花产品。
不仅如此,李德文的金银花在包装上也有创新:盒装、袋装、礼品装,以此针对不同销售人群。为了尽快打开市场,他还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比如同样品质的盒装金银花,市场上是30元/盒(40克),他就只卖20元,以此挣得口碑、打开销路。
同时,“老巴县”商标成为重庆市著名商标,也助推其微企发展。
#p#副标题#e#
“从创业开始,我就很注重商标,因为这是企业的名片。”李德文说。市工商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申请重庆市著名商标,不仅要求经营时间、产品的销量及区域,还有整个企业的诚信度、在行业的知名度等,能成为著名商标还是很不容易,“除公司的发展情况外,公司负责人的商标意识也相当重要”。
“老巴县”晋升市著名商标后,李德文立马在每种产品的包装封口处,都贴上了写有“重庆市著名商标”的粘条。
此外,李德文也注重宣传,不仅花数万元做出各种宣传册,还让儿子给公司制作了一个官方网站,大力推介公司的产品。
李德文说,接下来的发展,他还要依托金银花种植场打造体验式现代农业,让市民走进种植场赏花、采花等,把公司做大做强。
专家点评
善于转换思路
借助外力发展
市工商局微企处处长聂刚表示,李德文的微企生意经有5点可取之处:
首先,他善于学习并利用网络等媒介来推荐自己,能很快转换经营思路,当卖金银花不赚钱,他就卖金银花盆景,不是像很多微企一条胡同走到死。
其次,善于抓住市场“风向标”,看到市场上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比较受青睐,就把金银花的种植朝有机无公害方面发展;
其三,能够善于借助外力发展,比如找广告公司等对产品进行包装,请专家指导金银花的生产、销售。
第四,注重品牌包装。微企中有不少从事金银花种植的,但很少有企业注重商标、注重品牌,也舍得花钱为产品做宣传,李德文从一开始就很注重这一点,如今做成了品牌,对他未来的发展相当有帮助;
最后,李德文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清晰的思路,不像很多微企很茫然。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