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第12类车辆>严庆龄创办裕隆汽车 拓展大陆市场多坎坷

严庆龄创办裕隆汽车 拓展大陆市场多坎坷

    发布时间:2011-07-25

                                    严庆龄创办裕隆汽车 拓展大陆市场多坎坷

 

 

 

 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Yulon Motor Co., Ltd),通常简称裕隆汽车或裕隆集团,由严庆龄1953年9月10日在台湾创办,是台湾最大的汽车集团,拥有台湾“车王”之称。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2201。

  公司概况

  截至2007年12月,裕隆汽车注册资本为新台币147.73亿元;2007年度的营业额为新台币240.24亿元,公司员工1,350人(截至2008年6月)。

  企业大事记:

  1953年9月10日,原籍上海的企业家严庆龄为响应“发动机救国”之号召,创办“裕隆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资本额为新台币二百万元,业务范围为机器制造销售。

  1953年10月,裕隆新店厂建厂。

  1957年2月或12月,裕隆与日本日产汽车(Nissan)签订技术合作合约。

  1960年9月,裕隆更名为“裕隆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台北县新店镇(今新北市新店区)设厂制造小轿车及商用卡车。

  1981年5月,裕隆在苗栗三义筹设的“裕隆汽车城”开始投入生产。

  1981年3月20日,严庆龄因病逝世,其夫人吴舜文接任董事长,接续严庆龄“技术生根”的理念。

  1981年8月,裕隆于桃园龟山工业区成立工程中心,专责汽车设计开发工作。

  1986年10月,裕隆研发五年后的台湾第一辆完全自力设计生产的小轿车“飞羚101”(Feeling 101)正式出产上市,当时曾轰动台湾汽车业。

  1989年,在外国留学的严庆龄独子严凯泰被召回台湾,出任裕隆首席执行副总经理,接掌裕隆实际的最高领导权,同时主持公司的改革工作。

  1992年9月,裕隆全面更新企业识别系统,启用第二代商标,裕隆英文名称“Yue Loong”改为“Yulon”。

  1993年起,除了“精兵”(AREX)车系继续使用裕隆商标以外,裕隆出产的车辆停用裕隆商标、改挂日产的“Nissan”商标。

  1995年11月,裕隆实施“厂办集中”,位于台北市信义路的企业总部、位于桃园的工程中心、位于台北县新店市的工厂搬迁至三义工厂共同办公。

  1996年2月,裕隆与日产合作研发的中型轿车“Cefiro”上市,正式扭转裕隆的亏损现状,也改变社会上对裕隆“国民车”的形象。

  1998年11月,裕隆工程中心改名为“裕隆亚洲技术中心”(YATC),成为日产车辆研发的据点之一。裕隆除了汽车制造本业之外,也转投资零组件、租车、保险等汽车相关产业,逐渐由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型成汽车产业的价值供应者;新安产物保险(Newa Insurance,即今新安东京海上产物保险)就是裕隆转投资成立的产物保险公司。

  2000年1月,裕隆成立“裕隆亚洲物流中心”(YAPC)。

  2003年5月20日,裕隆汽车分割重组为“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原裕隆汽车)与“裕隆日产汽车股份有限公司”(Nissan Taiwan,简称“裕日车”),并进一步与日产汽车扩大合作。

  2003年12月,原裕隆新店厂改建的“裕隆生活城”动土开工。

  2005年1月,裕隆汽车与美国通用汽车签署合资公司合约。2005年7月,裕隆汽车与通用汽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裕隆通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Yulon General Motors Ltd.),代理通用汽车旗下品牌。裕隆通用砸下数亿元在全台湾建立Cadillac、Opel与Buick三大通路,各经销商在业绩低迷下亏损连连,三年内资本额几乎烧光[2]。

  2007年开始,在严凯泰的主导下,裕隆再次筹画推出自有品牌。

  2009年1月6日,裕隆发表新自有品牌,取“奢华”(Luxury)与“智慧”(Genius)两字的结合,定名为“纳智捷”(LUXGEN),首发车款已于2009年9月于台湾上市,日后计划拓展至中国大陆、中东、俄罗斯等地。

  命运多舛的拓展大陆市场之路

  裕隆汽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军大陆汽车业,并数次在国内车企与国际车企之间牵线搭桥,遗憾的是,这些合作大多以“为他人做嫁衣”而告终,裕隆在其中获得的收益有限。

  裕隆汽车早在1996年就投资金龙汽车前身厦门汽车,取得5%股权。裕隆原本希望将其“福满多”面包车导入厦门汽车生产。但事与愿违,最终裕隆只是“纯投资者”,无法参与经营,多年下来,裕隆的持股比率被稀释至不到4%,2007年,裕隆退出金龙汽车。

  2000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的前身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时,裕隆曾占40%的股份,后来在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下,看好中国市场的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直接与东风汽车公司全面合资,裕隆黯然淡出。

  在与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合资成立的东南汽车中,最初裕隆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华汽车占50%的股份,但随着日本三菱汽车的加入,裕隆在该公司的股份比例退居第三。 对于屡屡被边缘化的处境,裕隆的分析是没有自己的技术与品牌,因此,裕隆早有打造自己自主品牌汽车打算。

  2009年年初,裕隆集团在台湾高调发布其自主品牌——纳智捷。 进军大陆汽车业未能达到预期,而裕隆在本土台湾市场也遭遇很大挑战。 台湾汽车市场自2005年达到51万辆的历史高峰后开始节节衰退,2008年的销量只有18万辆,作为台湾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裕隆首当其冲受到严重打击。而随着车市萎缩,裕隆2009年采取的多品牌发展策略也行不通,投资建立的多品牌销售网络业绩低迷。 面临重重的困境及挑战,公司现任董事长严凯泰只好将所有的希望及筹码押注在自有品牌纳智捷的身上,并且希望在繁荣的大陆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