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享受也水涨船高,衣食住行也都开始讲究了,到过节时候更是喝上了葡萄酒,更有甚者更是喝上了国外名品。也是这种需求的出现,也使很多不良商贩打起了“傍名牌”的想法。近日,省高院开庭审理一起商标权纠纷上诉案,案件的上诉人是名声显赫的法国轩尼诗公司;被上诉人是顾玉辉和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
“高档洋酒”是怎么出来的呢?今天的庭审揭开了市场上一些“高档洋酒”的前世今生。
顾玉辉在杭州食品界闯荡多年,小有名气。在外人看来,他从事着一个很有“钱途”的行业:高档洋酒批发。
从表面看来,顾玉辉的酒是货真价实:得到一家名为“法国轩尼诗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的授权,还有个网站宣传葡萄酒产品。
其实,这家“法国轩尼诗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和法国轩尼诗公司毫无关系。它是2007年顾玉辉花了1万港币在香港注册的。这家公司注册后不久,就煞有其事地授权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作为其在国内的营销中心,从事葡萄酒销售。
而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就是顾玉辉。这种授权,说穿了,就是“自己授权给自己”。
“遮眼法”使过后,一瓶“高档洋酒”诞生了:酒瓶包装华美,洋气十足,瓶身标有“手持斧头”的商标,几乎和法国轩尼诗注册的“手持战斧”商标一模一样,只不过法国轩尼诗的商标方向向右,它向左。
瓶身上还标注“法国轩尼诗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授权委托昌黎卡斯特庄园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在中国分装”,几乎和正牌洋酒一模一样。
包装华美,并不代表来路正宗。“卡斯特庄园”在葡萄酒行业中颇有知名度,即使这些“轩尼诗”不是法国轩尼诗公司生产的,那是不是昌黎卡斯特庄园生产的呢?
在今天的庭审中,代表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出庭的是该公司的员工朱某。“我们卖的红酒确实是昌黎卡斯特庄园的。”面对记者,朱某一再坚持。
当问及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和昌黎卡斯特庄园之间有无书面协议,朱某却表示,两家公司之间只有口头协议。
记者了解到,在杭州中院进行一审庭审时,这酒到底来自何处,一时无法查证,最后,法院在一审判决时,认为昌黎卡斯特庄园侵权依据不足,无需承担责任。
就是这样一些来历不明、“傍名牌”的“洋酒”,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市常
不过,这嘲洋酒闹剧”终究被法国轩尼诗公司发现。该公司先在香港提起诉讼,要求“法国轩尼诗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改名,并获得胜诉。
2009年,法国轩尼诗公司一纸诉状将顾玉辉和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告到杭州中院。去年12月10日,杭州中院判法国轩尼诗公司胜诉,要求杭州勃根地葡萄酒有限公司停止商标侵权,赔偿30万元损失;并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向法国轩尼诗公司道歉。
今天,浙江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顾玉辉与杭州勃根地公司连带承担经济损失和相关费用50万元。这嘲洋酒闹剧”就此落幕。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