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第32类饮料>奶品消费观察:“洋风”劲吹非消费者之错

奶品消费观察:“洋风”劲吹非消费者之错

    发布时间:2011-04-06

“目前奶制品消费仍存在很多误区、偏见,市场发育不成熟,已经严重制约了奶业发展,但错不能怪消费者。”4月2日,谈及当前奶业消费现状,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张志民忧心忡忡。
  他认为,这些问题包括,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渠道单一等等。带来的后果是我国的牛奶产量近年来大幅增长,而奶品消费却在不断萎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从2000年到2009年,全国牛奶产量从827万吨激增到3500多万吨,但城镇平均每人每年牛奶消费量却从2006年的18.3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14.9公斤左右,近两年也没有翻过身来,农村消费量也有所下降。尽管这里面可能有统计方面的问题,但我国奶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缺乏消费原动力却是事实。
  针对奶制品业市场刮起的“崇洋”风,去年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国产奶粉以及洋奶粉进行检测,发现无论是营养成分、配方配比,一些国产奶粉都不亚于洋奶粉,去年就有包括新西兰、美国、英国产的多批次进口奶制品产品因质量不合格被退货。但从市场上看,虽然一些洋品牌也不能完全保证质量,但仍被消费者尤其是高端消费者认可,而国产奶制品却陷入了普遍的、长期的信任危机。
  张志民给记者看一张不久前在外地出差时购买的一瓶乳饮料商标,这种所谓的水牛奶商标上清楚标明其纯鲜水牛奶含量超过90%,但在成分当中蛋白质含量标明为大于等于1%,张志民表示,如果前者符合实际,后者不应低于4%,企业自己的标注上营养成分数字明显无法对应。这充分说明当前不少国产奶制品、乳饮料的宣传,各种噱头概念很多,甚至互相争吵,但相当部分名实难符。
  奶业发展的动力在于扩大消费,扩大消费的前提是保证奶制品安全、健康与营养,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张志民表示,其中关键有二,一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要到位,不仅要监管奶源,还应加强对终端消费品的定期检查,发现各类不合格现象,立即对生产企业进行曝光、严厉惩处乃至取缔。另外应建立奶农与奶牛养殖场、奶站、奶品生产企业等产业链条各方面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
  我省调查显示,奶制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利益机制并不合理。在整个奶业产业链条中,奶牛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的投入比通常为7.5:1.5:1,而利润比为1:3.5:5.5,养殖环节成本最高、利润最低、风险也最大。张志民认为,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产业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必须加以理顺才能保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