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更替,与变迁是不可改变的,许多我们原来耳熟能详商标品牌也悄悄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近日,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黑眼睛”系列商标权整体打包拍卖,起拍价为800万元,因无人报名参与竞买,首次拍卖宣告流拍。一石激起千层浪,名噪一时的“黑眼睛”流拍事件,引发了服饰界的新一轮思考,如何保持品牌生命力的老课题再度成为业界探讨的焦点。
在国内箱包服饰领域,“黑眼睛”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短短几年内,“黑眼睛”先后摘得“中国驰名商标”等桂冠,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闽南乃至全国箱包服饰的发展,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情况,不禁让人联想起休闲服饰专卖店鼻祖奋牌。奋牌在给中国大市场带来服饰零售专卖潮流后,几经波折也遭遇了挂牌出售、关闭门店的命运。
应该说,在当代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起伏与更替并不奇怪,犹如大浪淘沙。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一批泉州男装品牌和厦门女装品牌脱颖而出,积极探讨品牌生命力的课题,取得了转型后的丰收。
为此,早报记者走访多家知名服饰企业,梳理出它们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模式等方面的转型提升经验,同时回顾“黑眼睛”商标和奋牌的受挫经历,希望能给更多的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