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消费者对淘宝的印象是方便、实惠、假货多,而对京东的印象大概是电器、强东、奶茶妹……两家同为电商巨头,业务上也有很多交集。只是,如果阿里与京东的交集还有这种负面的,你接受吗?
近日,小知看到一则新闻称“京东被国际商标联盟列入恶意市场名单”,国际商标联盟表示,根据一个非官方调查,由于阿里巴巴打击假货取得成效,一大批假货商已经向京东转移。其实,早在今年3月就有媒体披露,30家因为售假被阿里巴巴关闭的店铺里有12家转道去了京东,而且这些店铺在京东出售的大多数商品与被阿里处罚的假货商品高度相似。国际商标联盟认为,京东正逐渐成为假货的庇护所。京东接纳不合格商铺的做法无疑能在短时间内刺激“业绩”快速增长,然而,这种以牺牲平台声誉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非明智之举,京东不会拿多年市场声誉冒险,“粗放式”的增长方式终被抛弃。在这点上,阿里巴巴可谓“前人”,2008年,淘宝也曾被列入USTR的年度“恶意市场”名单。近年来,阿里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明显加大,为避免再次进入“恶意名单”操碎了心。
在整治平台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上,阿里采取了新型数据技术、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大人员投入、提高天猫准入门槛等一系列措施。其中,加强对准入产品商标的管理无疑对保障淘宝天猫上销售商品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商标不仅是区别不同商品的标识,也是商品质量、企业声誉的重要载体。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通过商标创意、设计、申请注册、广告宣传及使用等,加强商标及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因此,商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对产品销量及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讲,生产经营者的竞争也是商标知名度的竞争,商标知名度越高,其商品及服务的竞争力就越强。正是因为商标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阿里巴巴才通过加强对准入商品的商标管理来保障准入商品的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天猫平台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数量,以此来提高整个平台的质量。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除了能保障商品质量外,还是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电商行业如果想加强平台管理而又不影响整体业绩的话,不妨从加强商标管理做起,以全面保障准入商品的质量、渠道、售后等相关因素为切入点,解决行业内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靠廉价赢销量的经营套路必然会越来越多地遭到社会各界消费者抵制。消费者需求对于哪种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提供消费者乐意消费的产品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商标,作为商品质量的首要保障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电商平台而言,要保证在不损害业绩的基础上提高平台质量,需要严守商标关;于生产者而言,要顺利实现商品交易,也需要商标保驾护航。中细软集团作为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科技服务云平台,历经14年风雨,致力于为用户解决在知产领域遇到了各种难题,欢迎您致电400-700-0065垂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