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第32类饮料>“婺源绿茶”风雨数十载

“婺源绿茶”风雨数十载

    发布时间:2010-08-02

  在风光旖旎的婺源古村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正以它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就是婺源的绿茶。婺源绿茶历来就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赞誉,是大自然赐予婺源的精灵造化。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千百年来,婺绿占据辉煌,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历史的车轮踏入新的纪元,将婺绿曾经的荣耀无情地碾去。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婺源绿茶不堪外贸体制转型的重击,一度迷失方向陷入迷惘与无奈之中。


  1996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对茶叶不再采取统购包销政策。这无疑将一直“养尊处优”的婺源绿茶拉下神坛,之前从来高枕无忧坐收其成的婺源茶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市场萎缩,价位下降,茶园日渐荒芜……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婺绿的发展陷入从未有过的泥潭。而婺绿数十载风雨求索路也自此而始,婺源人挥毫泼墨,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写下了一首催人奋进的发展史诗。


  上个世纪末,“有机食品”消费概念风靡全球。这时一位婺源茶人洪鹏看到了商机,把目光瞄向有机绿茶领域的开发,于1996年成立大鄣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也就在同年,其主打产品“大鄣山茶”以优良的品质和天然纯净的生长环境得到了国家肯定,荣获中国首张AA级绿色食品证书。随后更是捷报频传,时隔不到一年又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BCS的有机茶认证,真正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拿到这张通行证,大鄣山茶远销海外、独步欧盟、出口占据国内半壁江山已是后话。


  大鄣山茶的成功叩开了无数婺源茶农重振婺绿的梦想之门,有机茶的兴起打响了婺源绿茶走出困境的第一枪。几多艰辛,几经努力,到2003年底,全县已有7个茶产品获国外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书,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两张AA级证书和5个有机茶产品认证的茶叶生产大县。到2005年,有机绿茶的出口已占到欧盟市场70%的份额。

  “婺源绿茶”  一统江山从有机茶的热销到茶叶市场的打开,在婺绿发展航程正顺风顺水的时候,暗礁出现了。婺源茶叶每年十之八九出口海外,由于长期依赖外贸出口的单一销售体制,婺源茶农一直“受制于人”,备受国际市场波动折磨,早已是苦不堪言,而当时婺源茶产业自身发展同样危机四伏。2005年,婺源涉茶农民达22万人,占到农民总数约80%,个体茶庄、茶叶店已发展到126家,其中年产值50万以上的茶加工、经营企业达到32家,加上大小家庭作坊竟有400余家。婺源茶叶看似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其实潜伏着巨大的隐患。这么多的企业,一个企业打出一个牌子,品牌之繁杂可想而知。“大鄣山”、“清明丫玉”、“婺绿春茶”、“林生茶”等20多个品牌分散经营,相互打压。效益好时,企业纷纷争夺资源,抢占销售网点,“低质内耗”成为了这一时期婺源茶叶的发展总特征。本是同根生的婺源茶叶竟落得个“同室操戈、各自鱼肉”的局面。茶产业根本形不成规模,也毫无竞争力可言。当时还有一位河北茶商不客气地指出,上饶茶叶还处于“一流质量,二流品牌,三流价格”的阶段。而放眼东望,江苏碧螺春、浙江龙井茶、福建铁观音这些品牌早已打响,名扬海内外了。


  为改变婺绿“诸侯混战,各自为政”的局面,将这些品牌统一到婺源绿茶一面大旗之下,2005年3月婺源申请注册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6月1日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确认,8月1日“婺源绿茶”商标正式启用,凡是生产、经营、销售婺源绿茶及茶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将使用“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凡是地属婺源县域内的茶叶制品及其包装物上也都将标注“婺源绿茶”证明商标。“两个凡是”使婺源绿茶实现了使用商标、产品质量标准、宣传口径的“三统一”,婺源茶叶的“诸侯割据”时代终于宣告结束,统一在“婺源绿茶”的麾下,各企业展开了良性、健康的差异化竞争。婺源人又打了一场胜仗,风雨交加阻不断历史的传承,跋涉前行续写了婺绿的辉煌。


  婺源茗眉  惊艳亮相2006年3月8日,婺源县的第一锅“婺源茗眉”牌新茶面市,这是在“婺源绿茶”商标正式启用后婺源县推出的主打茶叶品牌。婺源茗眉因其形状纤细如仕女之秀眉而得名,是我国主要名优茶之一, 1982年曾被评为全国名茶,属绿茶珍品。同年7月,婺源出台“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这是江西第一部茶叶省级标准,规范了“婺源茗眉”的炒制工艺流程,加强了品质保证。


  为大力推介这一品牌,婺源多次召开茶叶新闻发布会,组织县内茶叶企业先后参加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茶产品、茶文化展示会共12次,并成功举办2006年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暨“婺源茗眉”之春活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国内各茶产区竞相争夺、炙手可热的展示平台,因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魅力,每届都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及港澳台友人积极参与,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在2006年4月16日婺源举行的闭幕式上,来自法国、韩国、日本和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宾客参加了品名茶、赏茶艺活动。最后随着婺源茶道姑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奉上一杯杯浓香的婺源茗眉,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在此次茶文化节期间,婺源与外商成功签订了茶叶外贸出口合同1200吨,展示推介效果显著。


  在婺源整合品牌主打名优茶的同时,一直以来婺源人引以为傲的有机绿茶外贸出口依然强势,在国际市场为婺绿打出了天下。据中国茶叶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婺源生产的2000吨有机绿茶中,近80%出口,出口量占全国县级首位。至此婺源有机绿茶已是第十年占据欧盟有机茶市场最大进口份额,当时江西日报报道称“婺源有机绿茶独步欧盟市场”。


  1996到2006,十载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但对婺源茶叶来说,却是一段艰难曲折的漫长历史,十载奋斗,十载进取,十载变革,勇敢的婺源人终于掀开了婺源绿茶的新篇章。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