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第32类饮料>“洋啤酒”圈地向中低端推进

“洋啤酒”圈地向中低端推进

    发布时间:2010-07-05

 


 

  世界杯向来被看作是啤酒业最顶级的盛会。随着南非世界杯比赛的日趋激烈,部分“洋巨头”也纷纷展开攻势,欲借此机会重新布局中国市场。


  先是嘉士伯在世界杯开幕当天,宣布以23.8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力压百威英博和华润雪花,成功收购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啤酒企业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成为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之后,嘉士伯放言要将重庆区域龙头“山城”啤酒打造成全国性大众品牌。


  尔后,在世界杯八强开战之际,另一行业巨头百威英博借南非世界杯赞助商的身份,把旗下哈尔滨啤酒推入中国大众的视野之内,欲借此机会提高哈啤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不仅如此,近年来,外资啤酒厂商通过资本运作,已经大规模渗入中国啤酒市场。据了解,目前,我国十大啤酒厂商中只有燕京和金星没有外资股份,其他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日本朝日啤酒持有青啤19.99%的股权;SAB控股华润雪花49%股权;百威除了拥有哈啤之外,还拥有福建雪津啤酒的全部股份,以及中国第五大啤酒品牌珠江啤酒28.56%的股份,此外,百威旗下还有双鹿、金龙泉、红石梁、白沙、金陵、绿兰莎、金狮、三泰等众多本土啤酒品牌。


  不难看出,“圈地运动”的背后无疑是“洋巨头”想借助本土品牌,出击我国中低端啤酒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分析师李靓表示,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这是众多“洋巨头”瞄准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另外,这也是由我国啤酒的消费结构决定的。由于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从销售量和销售额来看,中低档啤酒依旧是主流。”李靓补充道,外资品牌大多面向高端市场,而中国的中高档酒类消费市场主要是白酒、红酒等,此外,一些国内啤酒品牌也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不可否认,“洋巨头”的不断进入,必然给我国本土啤酒品牌带来巨大冲击,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来势汹汹的“洋巨头”某种程度上却会给国内企业带来积极意义。


  李靓认为,“洋巨头”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但从另一角度考虑,一方面能促使国内啤酒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国内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